當前位置:涼山州網首頁 > 涼山資訊 > 總結范文 >  高考1977觀后感

        高考1977觀后感

        文章編輯:涼山州網(www.800yao.com)  時間:2015-11-29 10:10:51 瀏覽:   【】【】【

        高考1977觀后感

        =========

        05-25

        《高考1977》立足于東北某農場三分場一堆來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們中有被分場革委會主任(老遲)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更多的則是不堪農場生活,苦苦期待改變

        “知識青年”命運的青年人(上海知青強子、陳瓊、小根寶等)。在那個意義非凡的年份的夏秋之際,鄧小平的復出,高考制度的變革讓幾乎在苦中作樂的環境中日益麻木的他們看到了希望……

        《高考1977》觀后感

        再過不久就要高考了,近期再一次觀看了電影《高考1977》,電影拍得很好,演員的表演質樸而真摯,讓我有很多感觸。

        一群在北大荒農場下鄉的“知識青年”,在下鄉多年之后,終于在文革結束后,迎來了可以自由報名參加高考的權力。而在文革期間,只有那些“成分”是“紅五類”的人,才有機會被公社或農場推薦,成為“工農兵”大學生。讀書,本應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權力,而在那個時代,卻成為一種奢侈。

        在那個一切以政治為中心的荒謬時代,書本被封起來,“讀書無用”,年輕人“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廣闊的天地中去”,在一個又一個的政治運動中,年輕人上山下鄉,遠離城市,他們的思維被完全禁錮。而那些中國社會的中流砥柱卻被打成“現行反革命”、“歷史反革命”、“右派”,他們去住“牛棚”,接受

        “勞動改造”,荒廢了人生中最寶貴的年華。“紅衛兵”、“武斗”、“批林批孔”是讓我們記住那個時代的名詞。那個時代不知道造成了多少社會和家庭的悲劇。現在看來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而這一切,卻真切地發生過。如果那二十多年不搞那些政治運動,今天的中國會比現在強盛得多。

        小的時候,看過不少“傷痕文學”。這個名詞,80后的人大概已經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這類作品講述的都是那個渾沌的時代留下來的傷痕記憶。不過看看今天的朝鮮,就可以想象那個動亂時代的中國。

        我認識很多下過鄉的中年人。有不少是“77級”,包括很多現在知名的專家。在77級,同學中小的10多歲,大的30多歲。當我問起他們當年那段蹉跎歲月,這些后來的成功人士大多一笑了之,甚至會回憶起當年在農村那些偷雞摸狗的故事。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他們那樣的幸運,有更多的中年人,當年就因為

        “成分”問題上不了大學,而成為終身的遺憾。

        在這里,祝愿全國上下參加高考的同學們能考出心中的成績,進入夢想中的大學!!!

         

        源于查字典網
        涼山州網公眾號

        你可能感興趣的有

        涼山州土蜂蜜

        關于我們 | 網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條款

        網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謝謝

        Copyright ©2008-2021 www.800yao.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

        川公網安備 513425020000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