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涼山州網(wǎng)首頁 > 涼山資訊 > 知識(shí)百科 >  雒怎么讀?雒的姓氏起源是什么樣的呢?雒讀第幾聲啊?

        雒怎么讀?雒的姓氏起源是什么樣的呢?雒讀第幾聲啊?

        文章編輯:涼山州網(wǎng)(www.800yao.com)  時(shí)間:2020-02-11 19:07:54 瀏覽:   【】【】【

          雒怎么讀?雒的姓氏起源是什么樣的呢?雒讀第幾聲啊?

          雒拼音: luò

          部首: 隹

          筆畫: 14

          五筆:T K W Y

          結(jié)構(gòu):左右

          筆順:撇-折-捺-豎-橫折豎-橫-撇-豎-點(diǎn)-橫-橫-橫-豎-橫

          基本釋義:

          1.同“洛”

          2.姓。

          詳細(xì)釋義:

          〈名〉

          鳥名。忌欺,即“鵋鶀”

          雒,鵋鶀也。怪鴟。——《說文》。今稱鵂鶹,也叫橫紋小鴞

          又如:雒誦(反復(fù)誦讀)

          通“駱”。白鬃的黑馬

          古都邑名。今址河南省洛陽。漢光武建都改名雒陽

          古地名。西漢時(shí)置為雒縣。自古為爭蜀的戰(zhàn)略要地。三國時(shí)劉備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今址四川省廣漢縣北

          印烙。后作“烙”

          燒之,剔之,刻之,雒之。——《莊子》

          通“絡(luò)”。用網(wǎng)狀物兜住頭

          燒之、剔之、刻之、雒之。——《莊子·馬蹄》

          組詞如下:

          雒嬪  商雒  河雒  京雒  九雒  伊雒  雒亭  雒田  雒書  雒誦  合雒等

          關(guān)于雒姓的起源:

          1.雒字為姓,早于漢代。可溯之人,首推雒陶。“雒陶”最早見于先秦名相商鞅之師著作《尸子》:“舜事親養(yǎng)老,為天下法。其游也,得六人,曰雒陶、方回、續(xù)身、伯陽、東不識(shí)、秦不空,皆一國之賢者也,“班固《前漢書》亦有記載。

          2:明顧從德撰書,收有漢代雒功、雒林的名章。南北朝何承天著《姓苑》,雒、駱、絡(luò)并列其中。明朝楊慎著《稀姓錄》中記載:雒,秦中有此姓。湖北陳士元撰寫關(guān)于姓氏的書,其中也提到雒姓。

          3.另有一種考證稱,雒姓源于嬴姓,出自古代北雒河流域,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也有稱,雒姓源于蠶叢氏,出自古代安南甌雒國,屬于以國名為氏。

          4:據(jù)了解,山東省即墨市段泊嵐鎮(zhèn)嵐埠村、膠南市王臺(tái)鎮(zhèn)雒家村,村中雒姓人占絕大多數(shù)。

          5:姓的一種,較罕見較廣。相傳古帝舜的好友名雒陶(一作雄陶)。明代有雒守一。

          古籍釋義: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歷各切,𠀤音洛。《說文》鵒䳢也。從隹各聲。《釋名》雅雒也。為之難,人將為之雒,雒然憚之也。

          馬名。《詩·魯頌》有駵有雒。《傳》黑身白𩯓曰雒。《釋文》雒音洛,本作駱。

          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豫州,其川滎雒。

          國名。《左傳·僖二十一年》伊雒之戎。《春秋·文八年》公子遂會(huì)雒戎盟于暴。

          縣名。《前漢·地理志》弘農(nóng)郡上雒縣。按左傳僖二十一年疏云:雒水,出上雒縣冢領(lǐng)山東北,經(jīng)弘農(nóng)至河南鞏縣,雒戎因此而名也。

          雒陽縣,屬河南郡。《前漢·地理志注》師古曰:魚豢云:漢火行,忌水,故去洛水而加隹。如魚氏說,則光武以後攺為雒字也。《正字通》楊愼曰:春秋書雒戎,左傳凡洛皆作雒。非後漢始攺也。按魚氏說必有所本,故師古從之。左傳今文洛皆作雒,安知古本左傳不書作洛乎。未可據(jù)今本左傳駁魚氏說也。

          雒縣,屬廣漢郡。《前漢·地理志注》音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姓。《後漢·南蠻傳》徵側(cè)者,麊泠縣雒將之女。

          與絡(luò)通。《莊子·馬蹄篇》刻之雒之。《注》雒同絡(luò)。

          與額同。《前漢·韓嫣傳》子增封龍雒侯。《注》雒,或作額。

          該文章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小編處理。

         

         

         

         

          

        涼山州網(wǎng)公眾號(hào)

        你可能感興趣的有

        涼山州土蜂蜜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wǎng)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wù)條款

        網(wǎng)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如果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管理員進(jìn)行刪除,謝謝

        Copyright ©2008-2025 www.800yao.com 涼山州網(wǎng)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hào)-1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中心 四川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bào)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

        川公網(wǎng)安備 51342502000017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