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涼山州網首頁 > 涼山資訊 > 知識百科 >  梼杌怎么讀?梼杌是指什么呢?梼杌的傳說源自于哪?

        梼杌怎么讀?梼杌是指什么呢?梼杌的傳說源自于哪?

        文章編輯:涼山州網(www.800yao.com)  時間:2020-02-18 14:02:40 瀏覽:   【】【】【

          梼杌怎么讀?梼杌是指什么呢?梼杌的傳說源自于哪?

          梼杌拼音:  táo   wù

          基本釋義:

          1.古代傳說中的惡人,舜時四兇之一。一說惡獸。

          2.楚國史書名。杌(wù)。

          詳細釋義:

          傳說中的兇獸名。

          《神異經·西荒經》:“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難訓。”

          傳說為遠古的惡人“四兇”之一。或謂即鯀。

          《左傳·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賓于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螭魅。”《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很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杜預注:“謂鯀。”《國語·周語上》:“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韋昭注:“檮杌,鮌也。”www.800yao.com  唐柳宗元《杜兼對》:“杜兼為濠州,幸兵之亂,殺無罪士二人,蓄貨足慾,吾以為唐檮杌、饕餮者亡以異。”

          泛指惡人。

          晉葛洪《抱樸子·審舉》:“小人道長,則檮杌比肩。”

          楚史書名。

          《孟子·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明張萱《疑耀·檮杌》:“檮杌,惡獸,楚以名史,主於懲惡。又云,檮杌能逆知未來,故人有掩捕者,必先知之。史以示往知來者也,故取名焉。亦一説也。”

          梼杌源自于:

          《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梼杌。”

          《山海經.西山經》:“三危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牛(體格像牛一樣大),白身(膚色蒼白),四角(四根犄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獓骃,是食人。”

          該文章源于百度百科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處理。

         

         

         

          

        涼山州網公眾號

        你可能感興趣的有

        涼山州土蜂蜜

        關于我們 | 網站申明 | 廣告合作 | 文明上網 | 投訴建議 | 涼山新聞 |服務條款

        網站聲明:本站中包含的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進行刪除,謝謝

        Copyright ©2008-2021 www.800yao.com 涼山州網 工信部備案:蜀ICP備18013883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四川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法律顧問:張松

        川公網安備 51342502000017號